精神分裂症和双相情感障碍患者认知功能比较分析

作者

  • 唐菲 安徽医科大学第四附属医院

DOI:

https://doi.org/10.62177/fcdt.v1i2.442

关键词:

精神分裂症, 双相情感障碍, 认知功能

摘要

目的:探索精神分裂症与双相情感障碍患者在多种认知域上的差异,并分析这些差异对临床诊治的意义。方法:在2022年2月至2023年1月间,共招募了S医院精神科的110名患者(每种疾病各55例),运用一系列标准化认知评估工具,包括数字符号测试、数字广度测验、视觉再生及连线测试,以及威斯康星卡片分类测验等进行深入分析。数据分析借助SPSS 26.0软件,运用独立样本t检验来考察两组受试者在各认知任务成绩上的异同。结果: 在数字符号测试上,精神分裂症患者的均分为31.14 ± 11.27,相较于双相情感障碍患者的36.94 ± 12.26,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t = 6.34,P < 0.05),反映认知加工速度的不同。尽管数字广度记忆两者接近(精神分裂症:7.13 ± 1.52;双相情感障碍:7.19 ± 1.42),但未达显著水平(t = 0.22,P > 0.05)。视觉再生测试显示,双相情感障碍组表现略优于精神分裂症组(分别7.55 ± 2.67 与 7.13 ± 2.27),差异显著(t = 2.68,P < 0.05)。而在连线测试中,两组平均分分别为63.40 ± 29.76 与 79.14 ± 42.86,未发现显著区别(t = 0.48,P > 0.05)。值得注意的是,威斯康星卡片分类测试揭示出,双相情感障碍患者在分类能力(4.21 ± 1.03 对比 2.97 ± 1.13)和连续错误减少(9.21 ± 6.34 对比 12.13 ± 6.53)上均优于精神分裂症患者,差异显著(分类:t = 5.16,P < 0.05;错误数:t = 6.52,P < 0.05)。结论:精神分裂症与双相情感障碍在执行功能、抽象思维及注意力等核心认知领域存在明显差异,这些发现深化了对两种疾病特性的认识,有望为临床提供更精确的鉴别诊断依据和更为个性化的治疗方案。

参考

符展鹏,张婧,曾德文,等.慢性精神分裂症患者合并抑郁程度与其认知功能的关系[J].国际精神病学杂志,2023,50(06):1289-1291+1295.

赵艺,刘飞艳,林艳.引导式护理在青少年精神分裂症患者中的应用效果[J].心理月刊,2023,18(23):126-128.

顾钰卿,刘旭,王继军.精神分裂症认知功能与注视稳定性的研究进展[J].神经疾病与精神卫生,2023,23(11):802-806.

丛小兵,陈宽玉,赵雅琴,等.CRP在精神分裂症患者性别与认知功能间的中介效应[J].临床心身疾病杂志,2023,29(06):28-32+50.

马杏梅,练小兰.精神分裂症患者认知功能及代谢综合征间的关系[J].现代医学与健康研究电子杂志,2023,7(20):94-96.

何琛琛,高媛,张明霞,等.双相障碍抑郁发作患者临床特征差异对认知功能的影响研究[J].医学理论与实践,2023,36(20):3464-3466.

武锐.精神分裂症患者认知功能与精神症状相关性研究[J].山西医药杂志,2023,52(20):1578-1581.

王雪梅,程刚明.双相情感障碍Ⅰ型认知功能损伤特点及相关因素研究[J].精神医学杂志,2023,36(04):371-376.

刘云斐,刘淙淙.运动对双相情感障碍情绪、睡眠、神经认知症状影响的研究进展[J].中国当代医药,2023,30(20):37-40.

Downloads

How to Cite

唐菲. (2025). 精神分裂症和双相情感障碍患者认知功能比较分析. 临床诊断与治疗杂志, 1(2). https://doi.org/10.62177/fcdt.v1i2.442

栏目

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