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关键参与者访谈数据分析 浅论当前职业学院切实实施产教融合的必要性
DOI:
https://doi.org/10.62177/apesd.v1i1.713关键词:
职业教育, 产教融合, 社会认知, 校企合作摘要
本文基于对学生、家长及教师三大职业教育关键参与者的半结构化访谈研究,系统分析了当前中国职业教育发展面临的社会认知困境与内在质量挑战。研究发现:学生肯定职业教育的实践价值但担忧其社会认可度与职业前景;家长在教育的实用性与社会声望间权衡,对职业教育质量及未来就业前景心存疑虑;教师认同改革方向却面临教学与实践脱节的困境。三方看法共同揭示,有深度、真实、有效的产教融合,能够为当前职业教育所面临的认知困境与发展瓶颈提供解决思路。该研究通过分析整理被采访学生、家长及教师们的观点论证职业学院切实实行产教融合办学模式的必要性。
参考
魏立君,付达杰。职业学校学生实习的现实困境、本质属性与实践进路 —— 产教融合的视角 [J]. 职教发展研究,2025 (01): 33-40.
王华,王敏,刘书屹。高校创新创业教师能力结构及其提升路径 —— 基于产教融合视角 [J]. 科技促进发展,2025, 21 (01): 80-84.
祁占勇,王艺霏。文化传统影响下职业教育社会认同的形成机制及其逻辑理路 [J]. 教育学报,2025, 21 (01): 180-194.
靳小玲,南海。改革开放以来我国提升职业教育社会认同政策的发展历程、演进逻辑与未来趋向 [J]. 教育理论与实践,2025, 45 (15): 23-28.
王明浩。试论产教融合视角下提升高职学生的就业竞争力 [J]. 就业与保障,2024 (04): 136-138.
王佳昕,王志远。职业教育社会认同困境及其破解路径 —— 基于职业系统理论的分析 [J]. 教育与职业,2025 (03): 22-29.
赵学瑶,杨成明。主体性视角下职业本科院校教师产教融合参与意愿与行为研究 [J]. 职教论坛,2025 (05): 1-12.
姚丽霞.产教融合协同育人互动双赢提升质量——以江苏省张家港中等专业学校为例[J].江苏教育研究,2018,(30):43-45.
王艳艳。深化职业教育产教融合 筑牢高质量发展基石 [N]. 中国改革报,2025-08-25 (03).
徐畅,王禹欣。在职业体验中收获成长 [N]. 光明日报,2025-08-27 (02).
吴国庆,李宣,吴慧明,等.高质量发展背景下职业院校教师创新团队建设:样态、逻辑及策略[J].职业技术教育,2025,46(24):57-62.
苏丽,马登学,李法强,等.新工科背景下基于双导师制的新能源材料领域应用型人才培养模式研究与实践[J].云南化工,2025,52(05):150-152.
张昊,杨莹.“三个对接”要求下高职教师的课程与教学发展[J].吉林化工学院学报,2022,39(04):90-95.
张建成.产教融合对提升学生就业能力的影响研究[J].产业创新研究,2025,(16):190-192.
王振洪。产教协同,需直面这些问题挑战 [N]. 光明日报,2025-08-11 (04).
邹静.基于情境学习理论的职业技术审美素养培育模式研究[J].教育教学论坛,2024,(24):185-188.
辽宁省教育厅。辽宁职业院校深化产教融合:教室当车间 作品成产品 [N]. 人民日报,2025-08-26 (13).
郝思雅,陈晓东。产教融合,"双向奔赴" 育人才 [N]阜阳日报,2025-08-26(A1)
娄底潇湘职业学院。家校携手聚合力 和融共育促成长 [EB/OL]. (2025-08-25)[2025-08-28]. https://www.voc.com.cn/news/202508/30290957.html
盛永良,杨晓燕。德清教师的这一课,接地气![EB/OL]. (2025-08-25)[2025-08-28]. https://dqnews.zjol.com.cn/dqnews/system/2025/08/25/035034759.shtml
赵志群。职业教育发展要遵循技术技能人才成长的规律。[EB/OL]. (2022-10-08)[2025-08-28]. https://www.sohu.com/a/588586644_484992
刘佳。产教融合视域下现代产业学院人才培养范式研究 [M]. 成都:西南财经大学出版社,2025.
Braun, V., & Clarke, V. Using thematic analysis in psychology [J]. Qualitative Research in Psychology, 2006, 3 (2): 77-101.
Downloads
How to Cite
期
栏目
License
Copyright (c) 2025 黄子瑜

This work is licensed under a Creative Commons Attribution-NonCommercial 4.0 International License.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