产教融合赋能民族文化产业数字化转型人才协同培养机制研究
——以西南地区民族文创为例
DOI:
https://doi.org/10.62177/apesd.v1i2.722关键词:
产教融合, 民族文化产业, 数字化转型, 人才协同培养, 民族文创摘要
本文围绕产教融合在推动民族文化产业数字化转型与人才协同培养方面的作用机制展开研究,以西南地区民族文创产业为实证对象,系统分析其发展现状、存在问题及路径构建。通过理论梳理与实地调研相结合,重点以云南象脚鼓为例,探讨传统文化在数字化时代的传承与创新路径,并提出通过产教融合推动产业升级与教育改革的协同发展策略,旨在为民族地区文化创意产业的高质量发展提供理论参考与实践借鉴。
参考
殷利,黄振贤,季卫霞. 数字化时代职业教育课程思政的价值指向与实践创新[J].教育理论与实践,2024,44(27):28-32.
徐兰,苏楠,王军. “三融五链”理念下职业教育技能型人才培养路径研究[J].黑龙江高教研究,2024,42(06):141-147.
王莎莎. 数字化转型背景下产教融合助推文旅专业人才培养进路审思[J].教育理论与实践,2024,44(15):27-30.
宋亚峰,潘海生. 教育数字化背景下职业教育专业建设与产业发展谱系图构建研究[J].高等工程教育研究,2023,(05):137-143.
黄俞龙,黄驿茜. 广西民族服饰基因图谱构建探析[J].西部皮革,2025,47(15):39-41.
刘川,马燕娥. 数智时代背景下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的新样态[J].产业与科技论坛,2025,24(16):11-13.
陈新花,向伟. 民族地区高职学生数字素养的多维分析与赋能策略——基于湘西民族职业技术学院的实证研究[J].秦智,2025,(08):148-151.
尚雨琪,王欣颖,田慧. “文化双创”视域下岭南民族文化符号在高校传媒专业中的承载路径探析[J].艺术家,2025,(08):112-114.
苏灿峰,陈飞. 数字化趋势下民族传统体育短视频传播的发展路径[J].文体用品与科技,2025,(15):118-120.
沈炜炜,史文青. 数字技术赋能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的路径探究[J].中国军转民,2025,(14):149-151.
王硕,王若光. 数字化战略背景下民族传统体育文化高质量发展研究[J].辽宁体育科技,2025,47(04):101-107.
李奕欣. “三提升”目标导向下中职教师数字素养培养体系构建——基于广西民族地区教学实践的行动研究[J].科教导刊,2025,(21):97-99.
郭单园. 广西传统文化与高校服装设计专业创新融合研究[J].西部皮革,2025,47(14):75-78.
崔芳芹. 贵州少数民族地区基础英语教学数字化转型探索与实践[J].海外英语,2025,(14):169-171.
于越. 新媒体时代下中华文化形象美学的数字化传播与创新[J].天工,2025,(20):8-11.
宋园园. 广西民族文物数字化保护与互动体验教育研究[J].运城文博研究,2025,(01):63-68.
王朝,李嘉程,杨雪华.数字化空间理论结合民族传统体育文化传承中的研究[C]//陕西省体育科学学会,陕西省学生体育协会.第四届陕西省体育科学论文(摘要)集——学校体育(专题报告).西藏民族大学体育学院;,2025:332-336.
蔡睿瑶.数字影像在民族文化保护与传承中的应用研究[D].鲁迅美术学院,2025.
史楠. 民族古籍数字出版发展态势与实践进路[J].中国出版,2025,(12):56-60.
何川. 创新科技手段实现融合共享——少数民族文化遗产的数字化保护与传承研究[J].环球人文地理,2025,(12):65-67.
王若娴.闽东畲族“凤凰装”服饰文化生态研究[D].湖南理工学院,2025.
范钰欣.民族地区小学高段语文教学中小组合作学习的行动研究[D].成都大学,2025.
于中鑫.新时代乡村文化现代化研究[D].贵州师范大学,2025.
武斌. 数字时代音像出版对文化传承的影响[J].中国报业,2025,(10):124-125.
Downloads
How to Cite
期
栏目
License
Copyright (c) 2025 裴丽斐

This work is licensed under a Creative Commons Attribution-NonCommercial 4.0 International License.